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

禮拜

 
 年假期間,給自己更多沈思時間,研讀「基督徒的默觀之路」。這是本如何安靜親近神的深層靈修書。由多默.基廷神父所著,他現居住科羅拉多州,斯諾聖本篤隱修院。
  今日基督徒對天主教的印象,似乎是知道在羅馬帝國時代,大肆殘殺迫害基督徒。他們願意為信仰視死如歸,羅馬皇帝在梵底岡設立教皇,收編在各地流離失所基督徒,這是天主教的起源。直到馬丁路德改教,回歸耶穌基督所傳因信稱義的真理教義。
  天主教有密契靈修、默觀祈禱等,深層的靈修追求,如前幾世紀,在高山、幽谷有許多的修道院。這部分寶貴的信仰精華,卻非今日基督徒能夠深入體驗的。密契靈修、默觀祈禱與印度教的苦行僧的修練不同,後者是刻意以苦行,加注苦痛於己身,這是種加注己身自虐行為,此違反人性行為實不可取。天主教的修道院內,神父、修女們的默觀與靈修,乃是回歸儉樸與沈靜心靈,以純淨的渴慕的心親近神。
  伊斯蘭教信徒們,每天五次朝麥加方向的祈禱,禮拜包括個人、集體在會堂的禮拜。佛教徒的個人念經、集體在佛堂念經。這些異教徒的禮拜,他們個人禮拜的時間多,聽道講經的時間少。顯然的,他們知道個人的靈修,比起聽道講經更重要。因為禮拜是個人與神之間的交通,且是個人與 神之間的雙向交通。聽道講經是 神透過人,向個人單向的交通。當人們處在單向的,只有接受聆聽的,或不覺得感動, 神透過牧者向他們說話。則他們專注逐漸放下,聆聽的時間越長,越缺乏專注就越沒有果效。
  使徒時代基督徒的禮拜,大都集體禱告追求,講經解經則針對外邦、或不信的人。不知從何時起,基督徒的禮拜,發展成為長時間的聆聽講道聚會。今日基督徒何其有幸,就像個已經長大的孩子,明明可以自己動手料理進食,卻被安排在主日禮拜時,等候牧者動手料理及餵食。於是主日禮拜普遍現象,就是個人與神之間交通少(詩歌、禱告),被教導(餵食)與聆聽時間長。經年累月,基督徒因缺乏操練,缺乏與主的交通,則靈命成長受限,可以自己料理進食的幾稀。基督徒與神之間雙向交通既貧乏,則缺乏聖靈內住的堅定信心,以致遇有難處就找牧者尋求扶持與安慰。今日教會裏基督徒能夠站立得穩的少,需要牧者經常扶持照顧的多。於是主日牧者更加努力站講台,講授更多冗長的道,傳授更多基要的課。而不管基督徒胃口如何,在別無選擇下接受餵食,於是說者盡心竭力,聽者人云己云。如此牧者費盡心力,所收的卻與所付出的不成比例。主日只見講台上牧者冗長講述,會場卻有不少基督徒閉目,逗留在自己裏面的安憩。而神在一旁著急無奈,想進入基督徒的裏面,與人直接溝通卻不得其門。
    今天在地上,當異教徒禮拜時,保留著與他們的假神有親密關係。而基督徒在禮拜時,卻因聽道被隔開與真神的親密關係。他們沒有多少時間,可以與神雙向交通,他們不易從神得到安慰、甦醒與釋放。經上如此說:『惟有裏面作的,才是真猶太人,真割禮,也是心裏的,在乎靈不在乎儀文。這等人的稱讚,不是從人來的,乃是從 神來的』羅馬229。『但我們既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,現今就脫離了律法。叫我們服事主,要按著心靈的新樣,不按著儀文的舊樣』羅馬76
    今日在地上的基督徒,他們所缺乏的是心靈的新樣(聖靈內住的感動與交通),而不缺乏的是儀文的舊樣(不厭其煩的講道與解經)

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

菜餚

  
 過年期間,家家戶戶都會到餐廳吃飯。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,我們吃過淡而無味的菜餚,也吃過滋味鮮美的菜餚。當我們吃過淡而無味的菜餚,就不會想去吃第二次,並且疑惑著,為何這家餐廳的經營者,不知改進?當我們吃過滋味鮮美的菜餚,就會想再去光顧,品嚐美味菜餚。而且我們也會代為宣傳,吃過不好吃的餐廳,會告訴親朋好友,吃過好吃的餐廳,會介紹推薦給親朋好友。好味道的餐庭,以口碑相傳的多。
  基督徒重生得救後,或在一個教會聚會,或是多個教會聚會,完全在於他們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。由於他們的需要各不相同,渴慕程度也不同,現實上,沒有一間教會能夠滿足每個人的需要。因此留在同一間教會聚會的基督徒,他們的同質性甚高。願意研經的基督徒,他們留在鑽研基要真理的教會。願意追求聖靈充滿的基督徒,他們留在聖靈掌權的靈恩教會。然而,地上屬 神的教會,為甚麼不能滿足每個人的需要呢? 神是教會的頭,為甚麼 神的能力受限制呢?是誰限制了 神的能力呢?
   聖靈顯明教會的奧秘,給願意接納此奧秘的基督徒。教會像一間餐廳,餐廳有大有小,有豪華有簡樸,有門庭若市,有冷清稀疏,有小民消費,有豪門奢華。牧者像餐廳經理,經理人有不同理念,有的專注服務,有的專注治理,有的專注菜色,有的專注營養。會眾像是顧客,他們有不同的喜好與胃口,有的口味重,有的口味淡,有的愛吃辣,有的愛吃酸,有的愛吃肉,有的愛吃魚。聖靈像是餐廳老闆兼廚師,人的廚師能力受限,烹飪專長不一,總有無知的領域。聖靈的廚師能力無限,可以烹飪出任何口味的菜餚,滿足所有顧客千奇百怪的胃口的菜餚。
   甚麼樣的教會可以體貼會眾的需要?甚麼樣的牧者可以滿足會眾的需要?那就是牧者經理人作屬自己界限內的工作,那就是傳福音、關懷、牧養等事工。至於會眾進入教會,他們各人需要不同,就放手交給聖靈吧。聖靈知道每個人的需要,聖靈可以按各人的需要分糧,合乎各人胃口的靈糧。聖靈滿足每個人的需要,使他們個個得到飽足,直到他們卸下重擔,直到他們成為輕省,直到他們得到完全自由。然後會眾帶著滿足感,踏著輕快腳步離開教會。牧者經理人若如此行, 神重新在教會掌權,會眾將願意留在固定教會裏,因為這裏有 神同在,有聖靈的盛宴,有 神國的榮耀。
 

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

明天

 
   當有人問你,「你有沒有明天」?你怎麼回答?你會不高興嗎?除非是重症病患,每個人都會說「我有明天」!然而,你真的有明天嗎?你有多少個明天?你能真實掌握嗎?假設你有明天,你如何掌握你的明天?你的明天與你的今天有甚麼不同?
   你對明天有甚麼盼望?你是學生,你盼望明天考試過關..。你是待業者,你盼望明天應徵過關..。你是準新郎,你盼望明天婚禮圓滿..。你是病患,你盼望明天能出院..。你要當爸爸,你盼望明天妻子生產順利..。你走過許多明天,也一一實現了盼望的明天,那麼你的明天,還有甚麼新鮮事嗎?是否逐漸淡薄了?是否過著千篇一律的日子?是否對日子飛馳已麻木了?聖經說:『人一生虛度的日子,就如影兒經過,誰知到甚麼與他有益呢。誰知道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甚麼事呢』傳道書612
   假設你今天剛脫離母體,來到這世界,躺在醫院嬰兒室的小床上。若是你的一生是80歲,那麼扣掉今天,你還有29199個明天。然後人的日子像翻書一樣,人的生命像蠟燭燃燒一樣,過一天少一天,燒一天短一天。當你走在青年的路上,你意氣風發。當你走在中年的路上,你開始躊躅減速。當你走在老年的路上,你意態闌珊。無論你是得意失意,明天依舊牽引著你。牽引著你騰登高山,也牽引著你滑落低谷。你從今天遙望明天,你明天在那裏?你的明天還有上萬個日子?還是只有上千個日子?還是只有上百個日子?還是只有未知的日子?如何珍惜你的明天?你是否把握了今天?因為今天是明天的奠基,明天是今天的延續。
   聖經上說:『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。一天的憂慮一天當就彀了』馬太634。『你們這些小信的人哪,野地裏的草,今天還在,明天就丟在爐裏, 神還給他這樣的粧飾,何況你們呢』路加1228。『其實明天如何,你們還不知道。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。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,出現少時就不見了』雅各414。從這幾節經文中,我們可以知道, 神要我們如何看待明天.. 神囑咐我們踏實的走過今天,不要為明天的事思慮,因為明天依然在 神的手中。然而如何踏實的走過今天呢?再看這段經文:『親愛的弟兄阿,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,在聖靈裏禱告,保守自己常在 神的愛中,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,直到永生』猶大書20-21

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

隔閡

  
有句話說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」,其意是若彼此看法、觀念不同,避免共處,避免共事。「不相為謀」若是以平常心面對,雖互不來往,卻沒有惡感與嫌隙。這樣倒也不妨。若以人際互動的經驗法則來看,這樣的案例卻不多。今日普遍現象卻是「不相為謀」,是因我看不起你,或是你得罪我。是因你妒忌我,或是你挑釁我。如此兩人有了芥蒂,產生了隔閡。反正互不理睬也沒差,於是就經年累月的,在兩人之間豎起一道冰封的牆。
   世上的人都以這樣認知而行,甚至一輩子「互不理睬」「冷漠以對」。但是 神的兒女卻不該這樣,神的愛是宇宙之中最偉大的愛,包容一切的義與不義。耶穌說:『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。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。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,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,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。你們若愛那愛你們的人,有甚麼賞賜呢,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』馬太544-46
   耶穌說:『你們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。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』馬太614-15。饒恕的力量無窮,可以推倒兩人之間冰封的牆。雖然牆推開了,距離還是存在,隔閡還沒消除。因此耶穌說:『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。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』約翰1334
若我們願意這樣行, 神會幫助我們,以饒恕推倒冰封的牆,以相愛貼近彼此距離。當我們與人之間沒有隔閡,我們與 神之間就沒有隔閡。當我們調整好與 神之間的親密關係, 神的祝福與恩寵就如活水,源源不斷流到我們身上,並且從我們身上湧流出來。

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

信心

      紅葉少棒隊前往美國參加世界少棒賽,當記者訪問小國手們,問他們,冠軍有沒有信心。每位都回答「有信心」!這一幕至今仍留在我心中。果然他們得到冠軍,帶著獎盃回來,國人以盛大場面迎接他們回來。
      紅葉少棒小國手回答「有信心」!另一層意思是我「相信」會得冠軍。可見「信心」的基礎是「相信」。相信也是成功的開啟,沒有了相信,則甚麼事也做不成。其實人從小進幼稚園開始,一直到年老離開世界。所走過的每個階段,或成功或失敗,都是因「相信」程度不同而異。然而依靠自己的自信,面對人生一連串過程,求學、謀職、工作、擇偶、成家、生子...。誰有那麼有自信的說,我每個階段都有相信,我都能夠照著計畫完成?
       我認識一對老夫妻,兩人都超過80歲了,老媽媽心臟裝了9根支架,老伯伯一隻眼睛失明。他們已經信主多年了。但兩人聖經不太會翻,禱告說的不流利,生活更是困乏。面對老邁多病身體,他們常用禱告面對。他們真實的相信主耶穌看顧他們,如同好牧人看顧他的羊。有一次我去拜訪他們,我的胃不舒服已經有幾天,那天老伯伯把右手按在我頭上為我禱告。他說「主耶穌!你是醫治的 神,求祢這時候醫治振川弟兄,祢調整他的胃酸,使他的胃酸不多也不少,我相信祢現在醫治他,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阿門」。大約10分鐘後,我的胃就完全好了。這次經歷讓我真的看見,「主耶穌是看人內心的 神,按著人心中相信的程度成就的 神」。
       馬太福音15:28。「耶穌說,婦人,你的信心是大的,照你所要的,給你成全了罷」。無論我們聖經多麼熟悉,無論我們屬靈知識多麼豐富,無論我們禱告多麼流利,「信心」是基督徒傾其一生要學習的功課。

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

跨年
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跨年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1.12.30開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.1.3完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 2011.12.31晚上,你在作甚麼?如何度過你的跨年時刻?
   這個晚上,人人都有不同安排。最流行是去湊熱鬧,到各處的聯歡晚會看表演。
   然後等著倒數計時,10-9-8-7-6-5-4-3-2-1,瞬時夜空爆開繽紛煙火,夾雜著驚叫歡笑聲。有人到高山上、有人到海邊,大家守著黎明,等候觀看新年第一個日出..
   這是每年一次的新聞的重播,也是個人生命記錄的重播。我們在這日子應景參與,跟隨世俗與流行之餘。我們是否更深看出跨年意義?舊的年有甚麼回顧與檢討?新的年有甚麼計畫與期望?畢竟舊年在生命中流逝了。這一年是白白的消耗掉了嗎?還是實現了生命價值?我們或是隨世俗回顧,在這一年,我收入增加多少?我的職位躍升沒有?我功課進步多少?我的家庭幸福指數提升多少?我的身體是否更健康?我的人際關係是否更好?我的修養是否更好?我是否活得很快樂?若這些回顧,有些沒把握住,沒作好的,那麼就在新的年度,加入計畫與期望裏,去努力達成的目標了..
   上面所提的許多「有沒有」?許多「是否」?幾乎是現代人追求的目標,人們都以這些來回顧與檢討,過去這一年的得失。這也沒錯,人生在世所追求的不就是這些嗎?除了這些,人生還有甚麼值得重視與追尋的?除了這些,生命不就是一片空白嗎?
   來打個比喻,若你花五百萬元去買棟房子,搬進去之後,發現房子是海砂屋,而且管路漏水,牆壁濕答答的。你會很氣憤,找屋主要討回公道,但屋主已經跑路了。你的五百萬已經一去不復回了,為此你耿耿於懷過不去。住在這棟觸景生氣的房子裏,沒有一天能釋然的,於是你脫手賤賣出去。此事經過多少年,但你想到就生氣,甚至這窩囊氣留存心中一輩子。現在我們來思想生命的價值,誰都知道生命是「無價」的。若一年生命沒長進,只為追逐世俗上那些成功事例。那麼一年生命的損失,又豈止五百萬元?可是有多少人,為失去一年生命而懊惱?甚至一輩子的懊惱?沒有!沒有一人!
   對於生命的流逝,聖經詩篇90篇,有這樣的描述:「在祢看來,千年如已過的昨日,又如夜間一更」、「早晨發芽生長,晚上割下枯乾」、「我們經過的日子,都在祢震怒之下,我們度盡的年歲,好像一聲嘆息」、「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。但其中所矜誇的,不過是勞苦愁煩。轉眼成空,我們便如飛而去」。讀這些經文,看起來好像很消極,好像再多努力仍是一場空。生命的意義是甚麼呢?我們再往後看:「求祢指教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」、「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,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」、「願主我們 神的榮美,歸於我們身上。願祢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,我們手所作的工,願祢堅立」。
   跨年:跨過舊年,進入新年。過去歲月已經無法追回了,無論是傷心事、懊悔事、得意事、炫耀事,都已過去了。新的一年,讓我們彼此激勵,要將生命作在有意義的事上。那是為 神的國與神的義而作的事,那是被 神的手所堅立的事,那是不會隨著年歲過去的事,那是永遠留存在 神國的事,那是可以得到 神所賜生命冠冕的事。
   後記:從跨年前寫到跨年後,心中五味雜陳,眼看一年又過,卻甚少為虛度浪費的日子而懊惱。是的,有誰那麼清醒警惕,在 神的眼前,戰競度過紮實的每一天,蒙 神喜悅紀念的每一天?讓我們一起「忘記過去,努力面前,向著標竿直跑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