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熬煉

      以前在不鏽鋼廠工作,從鋼鐵製程中,充分認識這位創造宇宙萬物之神的偉大。神所啟示的奧秘無所不在,只要我們悟性夠敏銳,我們就能從微觀中領悟,讚嘆神無所不能!
     不鏽鋼的製程如下:(1)將收集的廢鐵,倒進電爐裏。廢鐵中含有許多泥土、塑膠、木材、其他雜物。(如人在世上沾染的污穢)。電爐內廢鐵,以電擊棒溶解成鐵水,加入石灰混著雜物浮在液面,然後將雜物倒掉。同時將鐵水中碳含量降低。(碳如人內心剛硬)(2)鐵水倒入轉爐,將氧氣管插入鋼水底部吹煉,再次脫碳(再降底碳含量)及除渣(去雜質)(3)鐵水倒入真空爐,先抽真空,在真空狀態下吹氧氣再度脫碳。當碳含量達到下限值,加入適量的鎳(增加堅度)與鉻(增加亮度)(4)送到澆鑄台製作成型不鏽鋼材。
      成為基督徒沒有例外的,都進入神所帶領熬煉環境之中。或許這環境以前就存在了,那時並沒有太多感受,因為不如意可以逃脫,或是反抗爭鬥,或是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。如今成為基督徒,要學習「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」。過去不感覺在爐子裏,如今才發現處身在高溫熬煉爐火中。神要人在高溫爐火中脫碳(脫去舊人,制死老我)。當人的靈的純度達到神的標準值,神的聖靈住進人的靈裡,於是人由裏而外,有了神的堅定(加入鎳),有了神的榮光(加入鉻)。
      當人進入熬煉的爐火中,要知道這是被造就的時候了。神要用烈火燒盡人裏面自我(分別善惡)的生命,然後將神自己作在人裏面。成為在地上走,能夠彰顯神形象的基督。

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

信任

          當我在民間不鏽鋼廠任職時,煉鋼廠裏有150人,包括主管、領班、作業員。在鋼鐵廠工作的人都知道,鋼鐵廠裏的工人是最難管的。因他們工作在高溫、粉塵、噪音環境下,養成一副悖逆性格。主管最頭痛的就是有工作等在那裏,卻叫了半天沒人願意動。記得當我第一次進煉鋼廠,看見前廠長在現場,指揮天車手吊盛鋼桶,使我很驚訝很詫異。
          當我在煉鋼廠任職半年多,有個光復節假日工廠停班,現場除了烘爐的值班工人都休息了。前晚上我留宿在公司,當天早上我回家前巡視工廠,就在那時刻,八掌溪決堤了,頓時間大水漫入工廠。我連忙交代值班工人打電話,叫住在附近的工人出來搶救設備材料。沒過多久,進來工廠有十多人,大家分工,有的將耐火材料吊到作業台上,有的將移動設備搬到高處。那次淹到腰部高的大水,經過大家同心協力搶救設備材料,結果煉鋼廠的損失非常輕微。隔日上班,那些來到工廠搶救設備材料的工人,卻都抱怨說被家人罵到臭頭了,因為家中淹大水,卻缺乏人手搶救損失菲淺。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 人與人之間的黏著劑是信任。若是我們能夠坦誠與人相待,並不看人的高低,用真心與愛心與人相交,則取得人的信任是可期待的,當然首要條件就是你要先信任人。現今社會最欠缺的就是人與人的互信。尤其對陌生人,對不熟悉的人,對條件不夠的人,幾乎百分之百的存疑。今日人與人的互動,尤其涉及到利害關係,嚴重的幾乎諜對諜的心態了。當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,人際疏離就可想而知了。於是許多人情願與電腦為伍,至少電腦是忠心的工具,可以完全信任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基督徒要活出不一樣的生命,就從嘗試信任人開始吧。不認識的人,或不容易去信任,那麼就從認識的人開始吧。認識的人中間,可能有些不喜歡的,有些條件不如人的,有些道德操守差的,有些在邊緣沒人理的。就嘗試著去信任這些人吧,在過程中可能會遇見受騙吃虧,但是經歷這樣過程,你對人的信任度,以及你的人際是會長進的。畢竟人的心是溫暖的,當你用真心與愛心傳遞火把,那麼很少有人的心不被點亮的。想想看,耶穌當年不也是這樣的在地上行走嗎。

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

恣意

          有家公司老老闆生病,召回在日本公司實習兒子,任命為總經理。這位小老闆就任後,到工廠巡視,召集主管開會。會議室裡,小老闆坐在主席位置,兩隻腳翹在會議桌上。以高傲之姿在眾人面前,並以主子的口吻,教訓這些主管,要盡心竭力為公司賣命。會議結束,許多主管心情低落,有人低語「我們是靠能力與技術,賺取薪資。又不是出賣自尊,厚顏求賞」。經過這位小老闆的震撼教育,不久公司裡走了不少主管。
         有間教會長時間沒有牧師,幾位帶職者牧會,一位醫生負責主日講台。醫生是受人崇敬的職業,在醫院裡受病人尊敬,久而久之容易養成一副傲氣。教會牧者是耶穌的僕人,群羊的牧羊人,身段柔軟要伏就卑微的人。當這兩種角色集於一身,往往產生混亂。在醫院是帶著傲氣的醫生,在教會是帶著傲氣的牧者。於是在講台上,常不自覺發出銳利的刀峰話語揮舞著..。
        聖經上說:『我已經與基督同定十字架。現在活著的,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..』。人的「自我」,人的「自以為是」,是敗壞的根源。從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自己判斷善惡開始。「自我」就攀藤在人身上,就如葡萄藤攀據在支架上。基督徒與外邦人不同,在於清楚聖經教導,清楚認識「自我」是萬惡之源的起頭。
        驕傲藏在「自我」裏,恣意則是擺動驕傲的舞衣,甚麼時候舞衣擺動了,甚麼時候驕傲就顯露出來。不但社會上非常普遍,在教會也不是新鮮事,尤其是站在眾人面前事奉者。

透明度

         五十、六十年代,科技還不很發達,在職場上存在一股師傅文化。無論你是白領、藍領,都面臨同樣遭遇。初到一家公司、工廠報到,單位主管帶你繞場一週,匆忙又簡單介紹一番,就把你丟在所屬單位。所屬單位小主管,幾乎都是一副冷漠不理人的樣子,也不太跟你說話,也不分派你工作,把你看成透明人。你初到那裏上班,每天度日如年、坐立難安...(人最苦的是別人不把你當人看),許多人幹不到試用期滿就走了。也有些人咬牙忍著幹下去,靠自己用心摸索學習、熟悉工作內容,主動幫助單位其他人忙。到後來大家日久生情,單位的人逐漸放下面具,大家有了一般互動。但小主管還是很酷,平時愛理不理,也會分配、監督你的工作。不過當你做錯時候,他會罵你比罵別人還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那時候大家都沒安全感, 好不容易耗費長時間,在工作崗位摸熟了工作,媳婦熬成了婆,怎能憑白的教導你,讓你學會呢?萬一你舉一反三,表現及能力卓越,豈不搶了他的飯碗?擋住了他的升遷之路?那時候的人,在職場上互相透明度甚低,大家都有心機,防備自己受損,像是穿著盔甲工作。
          如今整個社會變得開放,科技進步日新月異,在職場上的人際互動,自我防護措施,已經不那麼明顯。況且學習的管道很多,單位主管藏私,並不會影響新人工作,頂多是進入情況時間長些。也就是說現今,單位主管白手學成的少(甚至沒有),職場上師傅級人物少。於是職場上師傅的文化就沒落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 再來談談家庭、朋友、教會,人與人的互動,透明度顯然異於職場。因為缺少利害關係,以致互相設防的心減少。然而人的誠懇是內在的澄清劑,越是誠懇的人,他的透明度越高,而且是一致性的。不會因為這人不夠良善,對他透明度少些,那人比較良善,對他透明度多些。正如聖經上說的,「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,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」,若是只愛那些好人,那有甚麼值得欣慰的呢?
          基督徒的生命變化,就在於將裏面顯露人前,而且在任何人前都一樣。顯露從裏到外,一致性的透明度,而且是隨著歲月過去,顯露裏外一致性的越來越透明。當你在人前越透明,別人就越信任你,知道你是沒有一點偽裝的人。當你用你越來越透明的身段,去貼近孤兒寡婦,去貼近貧困受苦的人。那麼你就越來越有耶穌的模樣了。

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信實

     以前在職場時,常有部門主管,或他公司主管朋友,有事互相託付。職場上有個不成文的默契,那就是辦成了會給對方一個電話,告知事情辦成了。若是受阻沒辦成就報以沈默,委託的一方一直等候著,等了一段時間仍沒有下文,就知道這件事吹了。若是不巧在某個場合,兩人又不期而遇。這時受託的一方有兩種反應,一種是以抱歉語氣,說明事情沒辦成原因。另一種則是閉口不提,好像事情沒發生一樣。這樣的託付情形,你託我辦事,我託你辦事,以實應虛或以虛應實..,成了在社會上在職場的文化了...。
      職場人與社會人還有個習以為常的作法,託付你的人若是高位的,或是顯赫之人,大都會認真的去辦。若託付你的人是小輩或凡庸之人。那麼礙於情面不好當場拒絕,事後卻不當一回事而不了了之了。
     然而我們從小受教,所學的並不是如此,我們所學的是「誠信」。誠實有信用是做人的根本。受託之事就是已經答應了人的事,委託人與受託人之間建立的託付關係,就是無紙的契約。受託人若表現不置可否態度,那就是失信與違約。
     因此在生活中,我們要謹慎答應人之所託,也要謹慎的提出要人承諾之事。因為一個疏忽,就會被人在他心中刻上「失信」的印象。一旦被人在他心中刻劃失信的「印象」,那麼不知要花多少功夫與時間,才能挽回這樣惡劣的印象。
    今天在教會裡,這種現象也不新鮮,許多一口答應的事,卻不認真去辦,或是不當一回事,譬如答應的事工、答應的改善...。或是收到為教會益處的建議信,或不用心去思考,就丟在一旁像沒事一樣。豈不知這樣的行為,經常絆倒一些人,絆倒那些愛教會,力求教會復興的人。最後當他們信心受挫,或成為沈默者旁觀者,或是走出這間教會。
    尤有甚者,教會牧者、同工,也不自覺犯下這樣錯誤。「信實」是聖靈九種果子之一。教會領袖承受耶穌基督所託付,更需在言語上敬虔與謹慎。做不到的事要說明,答應的事情必須竭力完成。若是不經意答應,最後卻沒有交代而不了了之,那是何等嚴重的事,因為教會不比社會,教會是神的家。他們必須明白,當他們承諾或答應的事,其實就是他們與耶穌基督的立約,立約後卻毫不經心,擱置一旁沒有下文,如此怎能成為神的忠心又良善的管家呢?

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

接納

     認識一位老媽媽,兒子在美國定居多年,因媽媽年事已高,想盡孝道幫媽媽辦依親移民。經過漫長審核終於核准了。老媽媽打理完身邊事務,很高興飛到美國與兒子同住。
     過了半年多,老媽媽獨自回台灣。當我與他見面時,他不停述說在美國兒子家中的遭遇。聽了真是欷噓不已,原來他兒子站在太太一邊,老媽媽吃盡苦頭受盡委屈。老媽媽不但沒有被照顧,甚至近似構成被虐待。連晚上在屋內點燈看書,都為要省電被限制。老媽媽晚上在屋內看書,要用被單將門縫擋住,不讓光線外露..。
     現實社會兒女棄養父母的新聞已見怪不怪。美國社會則更有過之,因為兒女長大後與父母疏遠,相互關係與互動趨向淡薄。等兒女成家之後,與父母關係就像朋友一樣。若有兒女多一點的電話關懷,那已經是很不尋常的事了。
      這位兒子已是美國公民,早已融入美式生活,接受美式家庭觀念。他願意接納媽媽來美國,這樣孝心值得肯定。但是畢竟長久不在一起生活,連互動都感到陌生。共同生活又需顧及妻子的感受,尊重妻子意見。如此微妙關係極易引起摩擦,兒子又如何能夠以孝心持續相待呢?
      當父母年老,接納兒女的心沒有改變。而兒女長大成家後,接納父母的心卻不一樣了。儘管兒女對父母的心不一樣了,父母愛兒女的心卻始終如一,這所謂天下父母心阿。
      對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神越認識,就越清楚我們就是那兒女,就是對父母的心,已經不一樣的兒女。而這位神愛我們,就像父母愛兒女一樣始終不變。因為神創造了人類,全部的愛都給了天下的父母。神接納我們,就像父母接納兒女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