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、六十年代,科技還不很發達,在職場上存在一股師傅文化。無論你是白領、藍領,都面臨同樣遭遇。初到一家公司、工廠報到,單位主管帶你繞場一週,匆忙又簡單介紹一番,就把你丟在所屬單位。所屬單位小主管,幾乎都是一副冷漠不理人的樣子,也不太跟你說話,也不分派你工作,把你看成透明人。你初到那裏上班,每天度日如年、坐立難安...(人最苦的是別人不把你當人看),許多人幹不到試用期滿就走了。也有些人咬牙忍著幹下去,靠自己用心摸索學習、熟悉工作內容,主動幫助單位其他人忙。到後來大家日久生情,單位的人逐漸放下面具,大家有了一般互動。但小主管還是很酷,平時愛理不理,也會分配、監督你的工作。不過當你做錯時候,他會罵你比罵別人還兇。
那時候大家都沒安全感, 好不容易耗費長時間,在工作崗位摸熟了工作,媳婦熬成了婆,怎能憑白的教導你,讓你學會呢?萬一你舉一反三,表現及能力卓越,豈不搶了他的飯碗?擋住了他的升遷之路?那時候的人,在職場上互相透明度甚低,大家都有心機,防備自己受損,像是穿著盔甲工作。
如今整個社會變得開放,科技進步日新月異,在職場上的人際互動,自我防護措施,已經不那麼明顯。況且學習的管道很多,單位主管藏私,並不會影響新人工作,頂多是進入情況時間長些。也就是說現今,單位主管白手學成的少(甚至沒有),職場上師傅級人物少。於是職場上師傅的文化就沒落了。
再來談談家庭、朋友、教會,人與人的互動,透明度顯然異於職場。因為缺少利害關係,以致互相設防的心減少。然而人的誠懇是內在的澄清劑,越是誠懇的人,他的透明度越高,而且是一致性的。不會因為這人不夠良善,對他透明度少些,那人比較良善,對他透明度多些。正如聖經上說的,「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,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」,若是只愛那些好人,那有甚麼值得欣慰的呢?
基督徒的生命變化,就在於將裏面顯露人前,而且在任何人前都一樣。顯露從裏到外,一致性的透明度,而且是隨著歲月過去,顯露裏外一致性的越來越透明。當你在人前越透明,別人就越信任你,知道你是沒有一點偽裝的人。當你用你越來越透明的身段,去貼近孤兒寡婦,去貼近貧困受苦的人。那麼你就越來越有耶穌的模樣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