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同心

        兩人若不能同心,豈能同行呢--阿摩司3:3。
        多年前認識一對老夫妻,兩人年紀超過150歲。先生曾患胃癌開刀,出院後多年很健康。兩人每早晨開車戴著大陽傘、桌椅到公園裡,直到天黑才回家。除了雨天,冬夏都不缺席。兩人年輕時都是苦過來的,先生是開鐵牛車戴貨,太太有段時間到河邊挖砂石謀生。如今兒女都已成家各有所歸,卻與他們關係疏遠,每當提起這些往事,總是唏噓不已長呼短嘆。
        最近太太常向認識的人吐苦水,因為先生有外遇,把家中衣物收拾好搬走了,與第三者同住。當聽了這些傷心流淚的苦水,不禁心有淒淒感。兩人辛苦大半輩子,幾乎快走完人生歲月,都80歲的人了,卻在這時候有外遇..。太太還要找律師要向法院申請離婚..。
        社會變遷太快,有小三已不是年輕人中年人的專利,如今連80歲的人也摻一腳..。現實中能維繫夫妻同心同心的是甚麼呢?經年累月相處,你濃我濃隨著歲月沖淡了,但彼此豈不仍要持守住一份承諾,一份互相照顧關懷的責任。聖經上:他離棄了幼年的配偶,忘了 神的盟約。箴言2:17。若是夫妻不認識 神,沒有同心活在 神的愛中。婚姻關係只靠著起初的愛,在時間的沖蝕下,將是很危險的。要婚變不僅在年輕時、中年時,連老年時也會婚變。若是夫妻是在 神的愛中連結,建立了盟約,有 神為他們的婚約為證。那麼因為有 神的愛,在他們之間作黏結劑,那麼他們彼此相愛,彼此同心,就將如鐵石般堅定。

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

送舊迎新

 『坐寶座的說,看哪,我將一切都更新了。又說,你要寫上,因這些話是可信的,是真實的』啟示錄21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011在聖誕歌聲中,人們歡樂聲中即將走過。這一年,無論我們是得或失,無論我們的靈命是高處或低處,都不重要了,都將成為過去。我們要抓住的是2012年,這是 神賞賜新的一年,給我們更新的機會。我們需要知道,如何調整自己?下面幾點願與大家分享與共勉:
() 開到水深之處 (與神的關係)
基督徒靈命長大到一個地步就停滯了,原因在於沒有持守到底。沒有恆切禱告,沒有認真讀經,許多人整年沒看完一遍聖經。他們喜歡聽人談論,喜歡到處參加特會,久而久之,成了喜愛重口味挑食的基督徒。他們喜歡向外看,這位牧師有恩賜,那位牧師有異能。卻不願看自己,該當如何竭力追求,建造堅實穩固的根基。
有首歌「開到水深之處」非常傳神。歌詞「聖徒應開到海洋深水處,此處才見豐盛救恩,駛入到主慈愛生命海洋,就必知恩主富足大能」。基督徒不可留在淺灘自滿,必須更深的入主的愛中。有首歌「更深進入祢的愛」,其中的副歌指明最深的追求。「更深入聖潔生活,消逝於基督我神,與我恩主同隱藏,此為我在世路程」。
願我們彼此提醒,2012年是我們靈命深進的一年。願我們把握住每一天,更多更深的愛主,願意體貼內住的聖靈,並願意隨時與聖靈交通。願我們把每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,如此就知到該當如何儆醒的度日。
 () 做父親(包含母親)、也當兒子 (與人的關係)
經上說:『你們學基督的,師傅雖有一萬,為父的卻不多,因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。所以我求你們效法我』哥林多前四:15-16。神勉勵我們,在肉身生命生養眾多,也要在屬靈生命生養眾多。我們不單以作師傅(師傅是因襲多創意少),教導神的話為滿足,而且要有屬靈父親的心,要在基督裏生出屬靈孩子。
父親與兒子是最緊密的血親關係。父親生養自己兒子,一生疼惜愛護,即使兒子悖逆不孝,父親的愛並沒改變。神以自己的形象與式樣造人,神就是愛。因此父親承接 神完全的愛。屬靈父親要生養屬靈兒子,凡是未信主的,把他帶受洗進入神的國度,已受洗的屬靈嬰孩,把他帶大長成為屬靈勇士。
肉身兒子尊崇肉身父親,敬重自己肉身的父親,同樣的,屬靈兒子尊崇屬靈父親,敬重自己屬靈的父親。我們不但在基督裏成為屬靈父親,認養屬靈的兒子。也必須在基督裏成為屬靈兒子,找到自己的屬靈父親。這就是屬靈遮蓋的精義。我們不但遮蓋屬靈的兒子,如同遮蓋肉身的兒子。我們也要有屬靈父親,被屬靈父親遮蓋,如同肉身父親遮蓋肉身的兒子。
願我們彼此提醒,2012年是我們成為屬靈父親的一年,認養屬靈的嬰孩。也能夠找到自己屬靈父親的一年,可以安穩的隱藏在磐石穴中。
() 你們要去 ( 神帶領你找到命定的路)
經上說『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子聖靈的名,給他們施洗。』馬太二十八:19
上面提到我們要做「屬靈父親」。 神在創世記已經命定我們要「生養眾多」。
肉身的父親若生下兒子,棄之不顧,或不用心扶養,成為發育不良孩子,則為社會所唾棄。屬靈父親生下屬靈兒子,常基於不同原因,使屬靈嬰孩成為棄嬰,或是多年在教會裏缺乏餵養長不大,成了屬靈侏儒..,這是今日在地上並不稀奇的事。
神吩咐我們要「生養眾多」,不但要生出屬靈嬰孩,也要養大他成屬靈勇士(屬靈勇士:靈命強壯,戰技精良,喜悅爭戰,為主得勝)。那麼如何才能成為「生」「養」兼顧的「屬靈父親」?我們需要求 神帶領我個人,走入神為我預備的命定(服事之路) 神已經按著各人的命定,賜下不同「生養眾多」的恩賜。正如神造人,使人面貌、性情各不相同。因此屬靈的父親大異於肉身的父親,在於肉身父親必須兼具「生」「養」肉身兒女。而神給予各人屬靈父親的命定,卻不盡相同。有的人是「生多」「養少」,有的人是「生少」「養多」。更有的人只會「生」,卻不會「養」..
許多人不知自己的命定,都去傳福音(努力生育),而不見到處是棄嬰,或發育不良的嬰孩(缺乏養育)。今日世上的基督徒,其量大於質的,能夠舉起旌旗為 神爭戰的勇士不多。
願我們彼此提醒,2012年是我們跟隨神腳步,進入個人命定的一年,讓我們都能夠找到自己走的路。無論是一條「生多」「養少」屬靈父親的路,還是走一條「生少」「養多」屬靈父親的路,唯求 神憐憫讓我們不再走只「生」不「養」的路。

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生命列車

 
1 當人願意認罪悔改,接受主耶穌的救恩,受浸歸於 神。他就乘上生命列車。這班生命列車是 神為他準備的,是屬於他的專車,戴著他開往 神的國度。
2 許多生命列車,每班都駛往 神的國度。每班列車乘戴一人,專屬於一位得救 的人。
3 有的列車裏傳出讚美詩歌,那人專心愛 主,一路向前,一路敬拜。車外有繽紛世界,已不能吸引那人眼目。那人敬拜越專注,列車的速度就越快。
4 有的列車裏安靜無聲,那人向車外凝視,被繽紛世界吸引。當那人心思向外時,這班列車就減速,最後變成緩慢滑行。
5 當那人被車外繽紛世界吸引,走到車門想下車時,列車就會驟然停止。那人下了車,車外許多排隊候車的人,補上一人上車,列車再次行駛。
6 那人下了車,隱入繽紛世界。去追尋肉體的情慾,眼目的情慾,今生的驕傲。但過不多久後悔了,他想重搭上列車,必須排隊等候。當有列車停下,有人下車,才能補一人上車。眼看著一班班列車飛駛而過,只有捶胸嘆息後悔莫及。
7 下車的人,有些已經消逝在世界裏。有些從世界裏出來,想回到列車上,但時不予我。因候車的人多,停下的列車少,許多人長期在歲月中等候,仍未搭上列車。
8 列車一班班向前疾駛,因車上的人,渴慕神程度不同,列車速度不同。未曾停下過的列車加速快,停過的列車速度較慢,有的列車停下兩次、三次速度更慢。雖然再次上車的人,趕路的心急如星火,但列車速度卻無法加速。
9 生命的列車各不相同。有的速度快,有的速度慢。有車內有亮光,也照亮車外。有的車內昏暗無光,車外更黑暗。有的列車不曾停止,急駛向前。有的列車走走停停,越開越慢。
10生命的路各有不同,有人正要下車之際,聽見聖靈提醒,「不要下車!你將後悔!」。於是他懸崖勒馬,決定不下車,繼續乘著列車駛向前方。
11生命的路各有不同,有人正要下車之際,聽見聖靈提醒,「不要下車!你將後悔!」,他禁不住世界吸引,而毅然選擇下車。
12 此時  神對祂兒女說話,也對你我說話:『你知道嗎?你生命列車現況?你是在車上?還是下車了?你的車裏有歌聲嗎?還是啞雀無聲?你的車裏有亮光嗎?還是昏暗無光?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

禱告

   1 這是一條上坡路,起始於地面,終點連接到天上。這是條以禱告上行的路。
   2 每一次的禱告,都是向高處行,邁向上坡路段,每一步都需要用信心與毅力跨出,而且還要對準方向,不偏不移的對準標竿上行。
   3 個人禱告,是將自己的重擔背在肩上。有時信心與毅力充足,就多走一段路,有時信心與毅力不足,沒幾步就停下,將重擔卸在地上,邊喘息邊看著,一個個擦肩而過上行者。這時心情五味雜陳,有懊悔的心,有沮喪的心,有羨慕的心,有決志的心。
   4 群體禱告,比起個人禱告容易嗎?(只要參加就好,至於盡力多少力是這樣嗎?)群體禱告,不是背負自己重擔,而是每個人將自己的重擔,包括憂傷、痛悔、疾病、失意、貧困…..,一切所有卸下,放置在板車上。眾人同心協力推著沉重板車向上行。
   5 群體禱告唱詩歌,為了挑旺愛主的心。有時唱一首,有時多唱幾首,然後帶出同心合一禱告。有時禱告中間,穿插許多詩歌,以詩歌與禱告交互進行。過程變化在於會聖靈的帶領。
  6 當群體事先準備好,只要一、兩首詩歌,就挑旺愛主的心,火熱的禱告連綿不斷,有的搶著禱告,這樣的禱告可以持續到結束,而猶意未盡。這樣的禱告,像是眾人同心喊著一、二、三一起出力,推動沉重的板車向上行,一直達到階段路程。
  7 當群體有些沒準備好,愛主的心不夠火熱,禱告的火熱就不能持續。這時候聖靈會帶領,以另一首詩歌來持續加溫後進入禱告。但愛主的火熱不夠持久,需要以詩歌穿插其間,就這樣一會禱告,一會唱詩的進行。這樣的禱告,像是眾人同心喊著一、二、三,出力推動沉重板車上行,當一口氣用盡了,再次同心喊著一、二、三,出力將板車推向上行 。
  8 群體禱告若是如(6)的情景,有著裡面火熱愛主的心,禱告中途力氣沒有衰竭,聖靈只需在前引導,天使也在旁跳舞歌唱,天上的敬拜也是持續不斷。
  9 群體禱告若是如(7)的情景,因裏面愛主的火不持續,禱告中途時常力氣衰竭。聖靈必需要退到板車後面協助,天使也在旁幫忙,推動板車上行,天上敬拜也因而間斷。
  10 群體禱告中的個人,該當如何準備好自己,在禱告中盡自己的份?不要成為他人的負擔,不要成為聖靈的負擔,不要成為天使的負擔。
  11 如何準備自己,每次群體禱告中,被聖靈澆灌與充滿?那是「合而為一」。耶穌說:『你所賜給我的榮耀,我已賜給他們,使他們合而為一,像我們合而為一。我在他們裏面,你在我裏面,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….』約翰十七:22-23
  12 如何準備、調整自己?『我身睡臥,我心卻醒,這是我良人的聲音,他敲門說,我的妹子,我的佳偶,我的鴿子,我的完全人,求你給我開門,因我的頭滿了露水,我的頭髮被夜露滴濕』雅歌五:2。主耶穌在你心門外,你是否立即開門迎接..

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

遮蓋

  
記得以前上小學一年級,有一天快放學時候,下起傾盆大雨,很快大水沖進學校,也淹沒整個街道。小朋友都被困在學校,那時候大家生活都貧困,沒像現在,下課時間父母開車到校接孩子回家。大家望著大雨大水,焦急等候雨快停水快退。這時我遠遠看見媽媽撐著傘,一步步蹚著大水走過來,身上已被雨水淋透,媽媽來接我回家..。媽媽把我背在背上,蹚著水深高過大腿,一步一步背著我回家..
 小時候的許多記憶都模糊了,這段記憶卻長青如新,時常在心中一遍遍放映著。如今走過許多歲月,就越能體會父母的愛,是那樣真摯與無價。神創造了人類,將祂自己放置在人裏面。就是將永不止息的愛,放在人裏面。愛的終極發揮就是遮蓋, 神愛世人,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救贖,完成對世人一切的遮蓋,所有的過犯被赦免與遮蓋。父母愛兒女,願意原諒兒女的過犯,願意遮蓋兒女一切苦難。然而人不能做甚麼,父母也不能做甚麼,那是 神在人裏面所成就的大事。
 耶穌所說:『其次也要相倣,就是愛人如己』馬太2239。其意即要「互相鼓勵、學習,愛人遮蓋人,如同愛自己保護自己」。我們都知道「愛人如己」,耶穌基督作到了,那麼世人呢?有誰能在 神前說「我作到了」?既然「愛人如己」如天際浮雲,那麼就從遮蓋開始吧!從家人、朋友、同事、教會弟兄姊妹開始,常常體貼他們,關懷他們的需要,為他們守望禱告,這就是作他們遮蓋。
 遮蓋是要付代價的。遮蓋就是讓人把自己當作盔甲,穿戴在他身上。盔甲可以抵擋黑暗權勢的一切火箭。其實遮蓋不容易,卻是 神所喜悅的行為。經上說:『小子們哪,我們相愛,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。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』約翰一書318。那麼讓我們表現在行為上,從遮蓋自己家人開始吧!

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

饒恕
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-寫給 神的兒女們。要悔改、要饒恕、要和好、要得醫治。
『並要以恩慈相待,存憐憫的心,彼此饒恕,正如 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』以弗所432
     潮濕地區老房子、或是牆壁裏水管漏水,經過些時日,牆壁粉刷的水泥漆就會凸起,嚴重的片片剝落。這就是壁癌。處理壁癌有幾種方法,依各人的選擇,以及是否願意付代價而定:
     第一種是把外漆剷除,然後重新塗一層水泥漆。
     第二種是把外漆剷除,然後塗上一層防水漆,再塗層水泥漆。
     第三種是把外漆剷除,然後在滲水位置,鑽孔灌進防水材料,再塗水泥漆。
     第四種是把外漆剷除,把牆壁敲開,找到漏水管路修好,重抹水泥再塗外漆。
     這幾種防漏方法,那種代價最小?那種方法最有效?
     人心裏受創,無論傷痕深淺。疼痛的浮現或多或少有段埋藏期,就如牆壁裏水管漏水。過了短暫的強忍時間,心靈深處傷口,開始發炎,疼痛加劇。這時候,人是怎樣去處理的呢?
     第一種選擇是在人前強忍歡笑,裝成沒那回事。
     第二種選擇是在人前哭訴尋求安慰,然後大伙一起去玩樂,暫時拋掉煩惱。
     第三種選擇是來到 神前禱告哭訴,傾吐裏面所有委屈不滿。尋求 神醫治。
     第四種選擇是來到傷人者前,告訴他,願意原諒他,饒恕他所犯的一切罪過,並且與他和好。然後回到 神前,求 神以慈愛與憐憫,撫平內心所有傷痕。
         人受傷害常以為隨著時間過去,可以慢慢的淡化,也不再常覺得痛。但是這事沒有過去,傷痕仍在,而且還隱隱發炎。當別人一句話無意的話,或是一個不經意表情,剛好撥弄到那傷口,於是痛又浮起。如時光回溯,再次來到受傷時情景..
這事沒有過去,不可能會過去..。除非能饒恕..,並且主動與傷人者和好,然後求神憐憫與釋放,惟有這樣才能得到徹底的醫治。
----因此,沒有饒恕,沒有神的憐憫,則沒有醫治。
----因此,沒有饒恕,生命持續在苦毒中消耗殆盡。     

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

抓與放

       以前在職場時,出差去印尼雅加達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飯店門前的服務生。有兩位穿制服的年輕人,面帶微笑的,為客人開車門,為客人提行李,陪客人去櫃臺checkin,指揮汽車開走。當他們指揮汽車送走,把客人陪進飯店,完成階段性工作。他們臉上帶著滿足表情,笑得像陽光般燦爛。
        我與同事在飯店門口不想離開。一遍遍看著他們重複作迎客送客服務,卻是那麼滿足,笑得那麼開心。看了覺得真稀奇,也不解他們為何那麼快樂。直到我們拜訪廠商的辦公事,好奇的問他們:「為什麼他們那麼快樂?」得到的答案是:「他們書讀不多,慾望不高,有份工作,就很滿足很快樂」。這個答案,使我們感到驚訝,原來世上還有這麼容易滿足的人。
        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,但是他們的笑容,常浮現在我眼前,尤其是當我為某些事失望時。我就及時被提醒:「該放手了!」
        『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。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,也不能帶甚麼去。只要有衣有食,就當知足』提摩太前6:6-7。神的兒女,要在神的話語中,有智慧的抓與放。人一生有許多機會,來到手邊的機會要及時抓住,若沒抓穩被溜走了,或是沒去抓,也不需要懊悔嘆息。當沒抓到,當抓卻抓不住,當沒來得及抓,那麼就當成該放掉的吧!生命中甚麼該抓的?甚麼是該放的?除了緊緊抓住 神的救恩,其他沒有甚麼不能放的!
        

憐憫


『耶和華阿,求你記念你的憐憫與慈愛。因為這是亙古以來所常有的』詩256
『主阿,你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』詩8615
『憐憫貧窮的,就是借給耶和華。他的善行,耶和華必償還』箴言1917
『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,以仁義、公平、慈愛、憐憫,聘你歸我』何西阿219
        神是憐憫的源頭,也是慈愛的源頭。神的慈愛與憐憫,如同太陽光芒,沒有相異之分。那麼人呢?人能不能同時具有愛心與憐憫?讓我們思想,人對人先有愛心才有憐憫?還是先有憐憫才有愛心?原來人的愛心不足,憐憫更少。從這問題的探討,我們就更能體會 神的偉大。耶穌在世時候,遇見瞎眼的、瘸腿的、大痲瘋的,就發出憐憫,立即醫治他們。而我們呢?當我們看見路邊行乞者、流浪漢,有時我們願意拿出少許金錢幫助他,是因著我們愛他?還是我們可憐他?我們能不能像耶穌一樣,不要可憐他,而是用愛去幫助他?
       神的憐憫已內含慈愛。實際上,人本性缺乏愛,也沒有憐憫,只有偶而觸景可憐那些街頭流浪者。即使某些人自認是愛 神,卻仍離憐憫很遠..。耶穌早知道人的軟弱,祂說:『..你要盡心盡性盡力,愛主你的 神。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。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』馬可1230-31。耶穌的意思是「惟有先愛 神,才有能力愛人,才有憐憫。因為人的憐憫是因愛 神愛人之後而發出的」。
我們看這段經文『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』加拉太514。這裏的全律法意思是指完全人。換言之「只有完全人能夠愛人如己」。如此我們就知道,憐憫不但隱藏在「愛 神」之內,更是隱藏在「愛人如己」之內。
我們可以用憐憫當成尺度,來度量我們愛 神有多少?如此才恍然大悟,儘管我禱告多麼火熱,對人的需要多麼有感覺。因度量後發現憐憫離我好遠好遠...,我後知後覺發現,原來我愛 神還是那麼少那麼少... 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

詫異

 …..那時,耶和華看見沒有公平,甚不喜悅。他見無人拯救,無人代求,甚為詑異,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,以公義扶持自己』以賽亞五十九:16
今天我們所處的世界,滿了詭詐與撩奪。以謀略、計策詮釋詭詐,以文明、法律進行撩奪。在沒有公平、沒有公義的世界,我們卻何其有幸活在其中。今天世人都已習慣並接受這樣環境,為生存也適應這樣環境,見怪不怪的,處變不驚的活著。而我們呢?屬神兒女們,我們被 神揀選為君尊的祭司,聖潔的國度,出黑暗入光明 神的後裔。我們該如何的活在其中?這樣滿是漆黑與呻吟的世代。
   當耶穌為救贖我們,被釘受死之前,向天父禱告,向門徒囑咐叮嚀。這時若讓時間回溯,我們也當在門徒中間。耶穌說『你們若屬世界,世界必愛屬自己的,只因你們不屬世界,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,所以世界就恨你們』約翰十五:19。耶穌向 父神的禱告說『我已將祢的道賜給他們,世界又恨他們,因為他們不屬世界,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。我不求祢叫他們離開世界,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。他們不屬世界,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』約翰十九:14-16。還記得嗎?我們當時都聽見這樣吩咐。
   今日耶穌如何看待我們?耶穌說『你們不屬世界』。要確信我們不屬世界,但卻真實活在這世界。而我們是否真知道 神的心? 神將我們從黑暗中拯救出來,並不是把我帶離開這黑暗世界。而是因耶穌的救贖,使我們恢復成為 神國的子民。但 神要在這黑暗世代,點燃我們裏面愛 神的火焰,以致也能夠愛人。 神的兒女,每人都應是蠟燭、火炬。在這黑暗世代,成為失喪者尋找的亮光,指引他們回到 神國度。
   一支蠟燭、火炬黑暗中搖曳,那是什麼樣的感覺?是孤單、無助、落寞、無奈、疲乏、那是沮喪的心境,因為蠟燭、火炬越燒越短,黑暗卻依舊..。還是歡欣、喜悅、感恩、委身、照亮、焚燒、有喜樂的心境,因為蠟燭、火炬燃燒,使在黑暗中的人看見亮光,引導他們走向回家的路..
   今天 神依然詑意,祂的兒女不見最小弟兄的需要。他們情願這支蠟燭、火炬,在陽光下不發生作用,不需承擔發光重擔。不願留在黑暗中,燃燒自己多發出一點微光.. 神詑意他們的作為,在禱告中,呼求「主阿!我深愛你」,但心靈的眼睛看不見飢餓困苦的人.. 神詑意他們的愛留在嘴上,卻不在心上.. 神詑意他們外面的敬虔,裏面卻有許多陰暗。 神詑意已差遣的聖靈內住他們裡面,還是聚會後留在教會講台上.. 神詑意給祂兒女一天二十四小時,卻挪不出一小時親近 ..
   讓我們一同在神前悔改,然後重新出發吧。「使飢餓人得飽足、使困苦人得滿足。讓我們不再使 神詑意。服事最小的弟兄,乃是 神兒女理當盡諸般的義。當我們如此行, 神說『你們的光,從幽暗必變成正午』。

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

給他蓋上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6.10.18。 2011.12.13 改寫
     『挪亞做起農夫來,栽了一個葡萄園。他喝了園中的酒便醉了。在帳棚裡赤著身子,迦南的父親含看見他父親赤身,就到外邊告訴他兩個弟兄。於是閃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,倒退進去,給他父親蓋上,他們背著臉不看父親的赤身..。』創世紀九章:20-24
     含看見父親挪亞赤身露體,善意去告訴他的兩個弟兄,也是提醒、好的行為,為何他的兒子迦南卻要受咒詛呢?我們再看他的兩個弟兄..。閃和雅弗聽了含的告知,馬上拿件衣服,倒退進去,背著臉,不看他們父親的赤身露體,替他們父親蓋在身上。看見父親醉酒赤身露體,兒子有兩種不同反應?那一種是體貼父親的心呢?若換我自己是挪亞,我醉酒赤身睡著了,我希望看見的人,拿件衣服替我遮蓋上?還是希望看見的人,到處張揚找人過來看熱鬧?那種作為體貼了神的心意呢?做兒子的,如何面對父親的赤身露體呢?
    神賜下一條新命令,要我們彼此相愛。彼此相愛就是彼此擔待、彼此遮蓋。我們在生活中,要常站在他人的難處中,一起分享喜樂,一同承擔哀傷。然而當我們傳講神的愛,常會述說自己見證,那時又將涉及他人的事。我們在這樣情境談話中,需要何等謹慎與拿捏,既要忠實的陳述,以彰顯神的愛,又要做好遮蓋,不將他人的事,有一點掀開。因此一不小心就可能做出含的舉動。經常的,當我們正在興高采烈,述說個人的見證,殊不知不覺,已經掀開了他人衣裳,將他人赤身顯露於眾人之前了。
     當人們願意敞開他自己赤身相向,表示我已經取得他的信賴。他感受神的愛,也感受到我對他的愛,我必須謹慎及珍惜他的信賴。時刻提醒自己替他做好遮蓋,並以神的愛相互扶持,陪同他走過人生的低谷。神的愛使我相信,若我願意愛人,就必須先替他做好遮蓋,然後才能夠與他同負一軛。求神憐憫我們,因為不易查覺的自我意識,使我們在關懷時,仍不免犯了含的錯,而更甚的是:「我們為人做見證時,不但未及替他遮蓋,反而掀開了他內衣,將他赤露在人前」。
     當我們談論一件事,常以人為焦點,不自覺的剝他他的衣裳。為要顯出他的問題,為要挖掘問題根源,不惜去剝去他外衣,更掀開他內衣,不使他赤身露體,則不足以顯出問題真相。尤有甚者,我們不僅在一人面前剝去他衣服,而越是在眾人面前,我們越是剝得徹底。這樣做確實見證完整,但是卻中了撒但的詭計,因我們已將這人內心,一刀刀切成碎片。我們原來是想以神的愛扶持他,卻無意的劃下他,今生不易痊癒的傷痕。
     神的兒女們哪,我們若愛神,就要彼此遮蓋。我們對人裡面的事知道多少,我們就用禱告去遮蓋多少。神沒有授權我們去掀開、剝開、撕開,將人赤身露體的攤開在眾人面前,那是撒旦在旁的慫恿的伎倆。
神的兒女們哪,我們務要儆醒,當一位新朋友,一位弟兄,願意向我們敞開他自己時,那將是一場屬靈爭戰的開始。求神給我們遮蓋的度量與耐心,我們必須以恆切的忍耐,不斷的禱告,穩固他們的信心,其間辛勞甚大,但我們別無選擇,必須為弟兄爭戰到底。

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

        每個人都有道牆。有的是人際的牆,有的是勇氣的牆,有的是防衛的牆,有的是自信的牆,有的是驕傲的牆。有的人有一道牆,有的人有多道牆。有的人從孩童時開始築牆,有的人從青少年開始築牆,有的人進入社會開始築牆,有的人進入婚姻開始築牆。有的人是階段性築牆,有的人是不斷的築牆。有的人築的是矮牆,有的人築的是高牆。
        人與人之間隔閡,都是因為有牆阻隔。最好的情況是隔兩道牆,你那邊一道,我這邊一道。最壞的情況是你那邊有幾道牆,我這邊也有幾道牆。牆有高牆,拒絕往來的牆,有矮牆,偶而有來往的牆。在這世界上,每個人前面築幾道牆成為常態。因為人際沒有互信,成為築牆合理化的共識。一個沒有築牆的人,被人碰撞戳傷,以致滿身傷痕的人,那才是稀奇的怪人。
        耶穌基督是典型的沒有築牆的人。基督徒在地上是要活著要像耶穌的人,那麼基督徒需要粉碎已有的牆,那些牆是年少或成長階段,在還沒認識耶穌以前,為了防衛、為了奮鬥所築的牆。如今都已經在耶穌基督的恩典中,任何遭遇、喜樂、悲傷,或處高山、處低谷,都不需要牆了。無論是過去築的牆,還是現在築的牆,無論是抵擋的牆,還是防衛的牆。 神不但要我們向祂赤露敞開,也要向人赤露敞開。一切的牆都必須拆毀,沒有了牆,那麼被人撞傷戳傷呢?若是我們依靠 神的信心堅固,那麼遭遇任何的碰傷戳傷,都有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擔待了。
         你愛主勝過自己生命嗎?你願意為主燃燒生命嗎?那麼首先要作的事,拆毀你前面一切過去、現在所築的高牆與矮牆。
    

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

一道江河

    
1 一道江河上游發源於高山,往下游流動,直流到大海。
2 河水是混濁的。但從高山流入的水源是清澈的。
3 清澈水流進入河道,兩邊產生明顯的對比。一邊清澈河水,一邊混濁河水。
4 許多的一道江河,分佈在各處,都是發源於高山,流向大海。
5 有的江河流進大海時,清澈的河水少,混濁的河水多。
6 有的江河流進大海時,清澈的河水多,混濁的河水少。
7 有的江河流進大海時,幾乎不見清澈,都是混濁河水。
8 有的江河流進大海時,幾乎不見混濁,都是清澈河水。
9 大海伸出雙手,迎接清澈多的河水,也迎接混濁多的河水。
10大海伸出雙手,迎接清澈的河水,也迎接混濁的河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XXXXXX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XXXXXXX
1 大海永遠伸出迎接的雙手,等候每一道河水流入。
2 許多的河水流往大海途中卻分叉進入支流。
3 有的支流越流越窄成為小溪,最後成了乾枯。
4 有的支流流到封閉的湖,成為死水發臭污濁。
5 有的支流流進開放的湖,成為不停循環湖水。
6 有的支流繞道而行,經過崎嶇路徑流回江河。
7 有的支流轉化為小溪,用自己生命滋潤地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XXXXXX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XXXXXXX
1 生命是一道江河,有的路徑長,有的路徑短,有短的精彩,有常的平庸。
2 生命是一條支流,從江河分叉進入多變的支流,有轉回流的,有一去不回的。
3 生命是一條小溪,從支流轉化成為捨己的命定,有未滋潤地土枯乾的,有滋潤地土後枯乾的。
4 生命是汪洋大海,最終最榮耀的歸屬已準備好,有的沒有冠冕,有的戴上冠冕。  

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

成功

        人在不同年齡,對於何謂成功有不同詮釋。由此可知,人活在諸多不可測之中,對於成功的期盼,是多麼的不確定阿。
        當學生的,你問他何謂成功,他的回答是功課好,成績好。
        藍領的人,你問他何謂成功,他的回答是友固定、溫飽的工作。
        白領的人,你問他何謂成功,他的回答是工作績效高,得上級賞識。
        主管之人,你問他何謂成功,他說要有三子,要居高位,賺高薪。
        社會名人,你問他何謂成功,他說要得到人的尊崇,要有富裕生活。
        老年之人,你問他何謂成功,他說要有健康、老友、老本的生活。
        彌留之人,你問他何謂成功,他說只求沒有痛苦,安詳的離開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成功是在人生階段中,都是別人為你規劃的台階,你照著一階階攀登。
        聖經中沒有明釋何謂成功,但經文這樣說:「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。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。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。」
       人一生無論得時不得時,無論在高處在低處,仍能抱著怡然態度面對,並以淡薄之心面對所得與所失。時時行出「愛人如己」行為,將一切所面對的,都以感謝 神為標竿。這是我體會的所謂成功。願這段話,能幫助在患難中、病痛中、失意中的人。

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

溝通

       以前職場單位主管是公司裏最嚴厲的主管。若工作有瑕疵,開會時會被刮掉一層皮。因此參加他主持的會議,每個人都戰戰競競的,生怕在眾人面前被罵的無地自容。只要出錯就沒有理由,越解釋被罵得越凶。即使平時被叫到他辦公室,也是單線溝通,在他面前最常說的,就只有是!是!這不叫溝通,這是聽命行事。曾經有一次,他的決定有錯誤,我們幾位主管一起去向他說明,希望他收回不可行的命令。他聽了我們的說明,生氣的拍桌子說「不要說了!就這樣決定!錯就錯到底!」
      另一位主管有另類作法,當發現單位裏,有不同意見時,他就召集大家一起聊天稱兄道弟一番,事後作風依舊我行我素。即使知礙難行的決策,他也不置可否,放手不管了。你要自己去克服困難,並且自己承擔一切責任。若是發生事故造生損失,那麼你就是必須自己承擔。這為主管用的是摸頭手段。他不是溝通,而用柔性手段讓你非聽命不可。
     真能帶人帶心的主管,他不是用高壓命令,也不是用摸頭手段,而是以真誠的心相待。當與部屬意見不一時,就將對方找來,私下開誠布公談談。先瞭解對方的主張,然後說明自己的決定,若是能夠取得部屬認同,則達成圓滿的溝通。若是部屬很堅持,而且也言之有理,則不妨接受部屬建議。用他的方法執行工作,若萬一發生了事故,也不可怪罪給部屬,反而扛起來,由自己來承擔所有責任。
      現今急功近利的世風,人與人之間的利害結合,公司上下之間常是同床異夢,用誠心愛心去待人的主管不多。甚至在神的家中,在教會裏也缺乏真誠敞開的溝通。最常用的是不傷和氣的不至可否面對,真的需要面對面時,就用摸頭式的聊天,來淡化處理。然而耶穌基督教導的不是這樣,經上說要我們合而為一。即一樣心思、一樣意念,在教會裏,若不能敞開徹底溝通,那將是何等大的虧損阿!

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熬煉

      以前在不鏽鋼廠工作,從鋼鐵製程中,充分認識這位創造宇宙萬物之神的偉大。神所啟示的奧秘無所不在,只要我們悟性夠敏銳,我們就能從微觀中領悟,讚嘆神無所不能!
     不鏽鋼的製程如下:(1)將收集的廢鐵,倒進電爐裏。廢鐵中含有許多泥土、塑膠、木材、其他雜物。(如人在世上沾染的污穢)。電爐內廢鐵,以電擊棒溶解成鐵水,加入石灰混著雜物浮在液面,然後將雜物倒掉。同時將鐵水中碳含量降低。(碳如人內心剛硬)(2)鐵水倒入轉爐,將氧氣管插入鋼水底部吹煉,再次脫碳(再降底碳含量)及除渣(去雜質)(3)鐵水倒入真空爐,先抽真空,在真空狀態下吹氧氣再度脫碳。當碳含量達到下限值,加入適量的鎳(增加堅度)與鉻(增加亮度)(4)送到澆鑄台製作成型不鏽鋼材。
      成為基督徒沒有例外的,都進入神所帶領熬煉環境之中。或許這環境以前就存在了,那時並沒有太多感受,因為不如意可以逃脫,或是反抗爭鬥,或是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。如今成為基督徒,要學習「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」。過去不感覺在爐子裏,如今才發現處身在高溫熬煉爐火中。神要人在高溫爐火中脫碳(脫去舊人,制死老我)。當人的靈的純度達到神的標準值,神的聖靈住進人的靈裡,於是人由裏而外,有了神的堅定(加入鎳),有了神的榮光(加入鉻)。
      當人進入熬煉的爐火中,要知道這是被造就的時候了。神要用烈火燒盡人裏面自我(分別善惡)的生命,然後將神自己作在人裏面。成為在地上走,能夠彰顯神形象的基督。

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

信任

          當我在民間不鏽鋼廠任職時,煉鋼廠裏有150人,包括主管、領班、作業員。在鋼鐵廠工作的人都知道,鋼鐵廠裏的工人是最難管的。因他們工作在高溫、粉塵、噪音環境下,養成一副悖逆性格。主管最頭痛的就是有工作等在那裏,卻叫了半天沒人願意動。記得當我第一次進煉鋼廠,看見前廠長在現場,指揮天車手吊盛鋼桶,使我很驚訝很詫異。
          當我在煉鋼廠任職半年多,有個光復節假日工廠停班,現場除了烘爐的值班工人都休息了。前晚上我留宿在公司,當天早上我回家前巡視工廠,就在那時刻,八掌溪決堤了,頓時間大水漫入工廠。我連忙交代值班工人打電話,叫住在附近的工人出來搶救設備材料。沒過多久,進來工廠有十多人,大家分工,有的將耐火材料吊到作業台上,有的將移動設備搬到高處。那次淹到腰部高的大水,經過大家同心協力搶救設備材料,結果煉鋼廠的損失非常輕微。隔日上班,那些來到工廠搶救設備材料的工人,卻都抱怨說被家人罵到臭頭了,因為家中淹大水,卻缺乏人手搶救損失菲淺。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 人與人之間的黏著劑是信任。若是我們能夠坦誠與人相待,並不看人的高低,用真心與愛心與人相交,則取得人的信任是可期待的,當然首要條件就是你要先信任人。現今社會最欠缺的就是人與人的互信。尤其對陌生人,對不熟悉的人,對條件不夠的人,幾乎百分之百的存疑。今日人與人的互動,尤其涉及到利害關係,嚴重的幾乎諜對諜的心態了。當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,人際疏離就可想而知了。於是許多人情願與電腦為伍,至少電腦是忠心的工具,可以完全信任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基督徒要活出不一樣的生命,就從嘗試信任人開始吧。不認識的人,或不容易去信任,那麼就從認識的人開始吧。認識的人中間,可能有些不喜歡的,有些條件不如人的,有些道德操守差的,有些在邊緣沒人理的。就嘗試著去信任這些人吧,在過程中可能會遇見受騙吃虧,但是經歷這樣過程,你對人的信任度,以及你的人際是會長進的。畢竟人的心是溫暖的,當你用真心與愛心傳遞火把,那麼很少有人的心不被點亮的。想想看,耶穌當年不也是這樣的在地上行走嗎。

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

恣意

          有家公司老老闆生病,召回在日本公司實習兒子,任命為總經理。這位小老闆就任後,到工廠巡視,召集主管開會。會議室裡,小老闆坐在主席位置,兩隻腳翹在會議桌上。以高傲之姿在眾人面前,並以主子的口吻,教訓這些主管,要盡心竭力為公司賣命。會議結束,許多主管心情低落,有人低語「我們是靠能力與技術,賺取薪資。又不是出賣自尊,厚顏求賞」。經過這位小老闆的震撼教育,不久公司裡走了不少主管。
         有間教會長時間沒有牧師,幾位帶職者牧會,一位醫生負責主日講台。醫生是受人崇敬的職業,在醫院裡受病人尊敬,久而久之容易養成一副傲氣。教會牧者是耶穌的僕人,群羊的牧羊人,身段柔軟要伏就卑微的人。當這兩種角色集於一身,往往產生混亂。在醫院是帶著傲氣的醫生,在教會是帶著傲氣的牧者。於是在講台上,常不自覺發出銳利的刀峰話語揮舞著..。
        聖經上說:『我已經與基督同定十字架。現在活著的,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..』。人的「自我」,人的「自以為是」,是敗壞的根源。從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自己判斷善惡開始。「自我」就攀藤在人身上,就如葡萄藤攀據在支架上。基督徒與外邦人不同,在於清楚聖經教導,清楚認識「自我」是萬惡之源的起頭。
        驕傲藏在「自我」裏,恣意則是擺動驕傲的舞衣,甚麼時候舞衣擺動了,甚麼時候驕傲就顯露出來。不但社會上非常普遍,在教會也不是新鮮事,尤其是站在眾人面前事奉者。

透明度

         五十、六十年代,科技還不很發達,在職場上存在一股師傅文化。無論你是白領、藍領,都面臨同樣遭遇。初到一家公司、工廠報到,單位主管帶你繞場一週,匆忙又簡單介紹一番,就把你丟在所屬單位。所屬單位小主管,幾乎都是一副冷漠不理人的樣子,也不太跟你說話,也不分派你工作,把你看成透明人。你初到那裏上班,每天度日如年、坐立難安...(人最苦的是別人不把你當人看),許多人幹不到試用期滿就走了。也有些人咬牙忍著幹下去,靠自己用心摸索學習、熟悉工作內容,主動幫助單位其他人忙。到後來大家日久生情,單位的人逐漸放下面具,大家有了一般互動。但小主管還是很酷,平時愛理不理,也會分配、監督你的工作。不過當你做錯時候,他會罵你比罵別人還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那時候大家都沒安全感, 好不容易耗費長時間,在工作崗位摸熟了工作,媳婦熬成了婆,怎能憑白的教導你,讓你學會呢?萬一你舉一反三,表現及能力卓越,豈不搶了他的飯碗?擋住了他的升遷之路?那時候的人,在職場上互相透明度甚低,大家都有心機,防備自己受損,像是穿著盔甲工作。
          如今整個社會變得開放,科技進步日新月異,在職場上的人際互動,自我防護措施,已經不那麼明顯。況且學習的管道很多,單位主管藏私,並不會影響新人工作,頂多是進入情況時間長些。也就是說現今,單位主管白手學成的少(甚至沒有),職場上師傅級人物少。於是職場上師傅的文化就沒落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 再來談談家庭、朋友、教會,人與人的互動,透明度顯然異於職場。因為缺少利害關係,以致互相設防的心減少。然而人的誠懇是內在的澄清劑,越是誠懇的人,他的透明度越高,而且是一致性的。不會因為這人不夠良善,對他透明度少些,那人比較良善,對他透明度多些。正如聖經上說的,「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,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」,若是只愛那些好人,那有甚麼值得欣慰的呢?
          基督徒的生命變化,就在於將裏面顯露人前,而且在任何人前都一樣。顯露從裏到外,一致性的透明度,而且是隨著歲月過去,顯露裏外一致性的越來越透明。當你在人前越透明,別人就越信任你,知道你是沒有一點偽裝的人。當你用你越來越透明的身段,去貼近孤兒寡婦,去貼近貧困受苦的人。那麼你就越來越有耶穌的模樣了。

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信實

     以前在職場時,常有部門主管,或他公司主管朋友,有事互相託付。職場上有個不成文的默契,那就是辦成了會給對方一個電話,告知事情辦成了。若是受阻沒辦成就報以沈默,委託的一方一直等候著,等了一段時間仍沒有下文,就知道這件事吹了。若是不巧在某個場合,兩人又不期而遇。這時受託的一方有兩種反應,一種是以抱歉語氣,說明事情沒辦成原因。另一種則是閉口不提,好像事情沒發生一樣。這樣的託付情形,你託我辦事,我託你辦事,以實應虛或以虛應實..,成了在社會上在職場的文化了...。
      職場人與社會人還有個習以為常的作法,託付你的人若是高位的,或是顯赫之人,大都會認真的去辦。若託付你的人是小輩或凡庸之人。那麼礙於情面不好當場拒絕,事後卻不當一回事而不了了之了。
     然而我們從小受教,所學的並不是如此,我們所學的是「誠信」。誠實有信用是做人的根本。受託之事就是已經答應了人的事,委託人與受託人之間建立的託付關係,就是無紙的契約。受託人若表現不置可否態度,那就是失信與違約。
     因此在生活中,我們要謹慎答應人之所託,也要謹慎的提出要人承諾之事。因為一個疏忽,就會被人在他心中刻上「失信」的印象。一旦被人在他心中刻劃失信的「印象」,那麼不知要花多少功夫與時間,才能挽回這樣惡劣的印象。
    今天在教會裡,這種現象也不新鮮,許多一口答應的事,卻不認真去辦,或是不當一回事,譬如答應的事工、答應的改善...。或是收到為教會益處的建議信,或不用心去思考,就丟在一旁像沒事一樣。豈不知這樣的行為,經常絆倒一些人,絆倒那些愛教會,力求教會復興的人。最後當他們信心受挫,或成為沈默者旁觀者,或是走出這間教會。
    尤有甚者,教會牧者、同工,也不自覺犯下這樣錯誤。「信實」是聖靈九種果子之一。教會領袖承受耶穌基督所託付,更需在言語上敬虔與謹慎。做不到的事要說明,答應的事情必須竭力完成。若是不經意答應,最後卻沒有交代而不了了之,那是何等嚴重的事,因為教會不比社會,教會是神的家。他們必須明白,當他們承諾或答應的事,其實就是他們與耶穌基督的立約,立約後卻毫不經心,擱置一旁沒有下文,如此怎能成為神的忠心又良善的管家呢?

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

接納

     認識一位老媽媽,兒子在美國定居多年,因媽媽年事已高,想盡孝道幫媽媽辦依親移民。經過漫長審核終於核准了。老媽媽打理完身邊事務,很高興飛到美國與兒子同住。
     過了半年多,老媽媽獨自回台灣。當我與他見面時,他不停述說在美國兒子家中的遭遇。聽了真是欷噓不已,原來他兒子站在太太一邊,老媽媽吃盡苦頭受盡委屈。老媽媽不但沒有被照顧,甚至近似構成被虐待。連晚上在屋內點燈看書,都為要省電被限制。老媽媽晚上在屋內看書,要用被單將門縫擋住,不讓光線外露..。
     現實社會兒女棄養父母的新聞已見怪不怪。美國社會則更有過之,因為兒女長大後與父母疏遠,相互關係與互動趨向淡薄。等兒女成家之後,與父母關係就像朋友一樣。若有兒女多一點的電話關懷,那已經是很不尋常的事了。
      這位兒子已是美國公民,早已融入美式生活,接受美式家庭觀念。他願意接納媽媽來美國,這樣孝心值得肯定。但是畢竟長久不在一起生活,連互動都感到陌生。共同生活又需顧及妻子的感受,尊重妻子意見。如此微妙關係極易引起摩擦,兒子又如何能夠以孝心持續相待呢?
      當父母年老,接納兒女的心沒有改變。而兒女長大成家後,接納父母的心卻不一樣了。儘管兒女對父母的心不一樣了,父母愛兒女的心卻始終如一,這所謂天下父母心阿。
      對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神越認識,就越清楚我們就是那兒女,就是對父母的心,已經不一樣的兒女。而這位神愛我們,就像父母愛兒女一樣始終不變。因為神創造了人類,全部的愛都給了天下的父母。神接納我們,就像父母接納兒女一樣。

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製造與創造

    一間成衣工廠,長年接的訂單,都是學生校服,工廠制服..,工人熟悉自己工作範圍,無論是剪裁的、縫紉的、包裝的、出貨的。他們工作效率因整齊劃一,而顯得夠水準。但是他們製造出來的,是大量的、同類型的、單調的產品。他們製造出的衣服,都是平價無產值的。
    一間服裝設計室,裏面只有少數專業人。他們會思考、會揣摩、會創新,經過時間的醞釀,設計出一件件別具慧眼的新裝。他們走在時代前端,不在乎人們的批評論斷,只單單執著於創意中。他們所創造出的衣服,都是昂貴高價值的。
    第一類產出的服裝是「製造」。第二類產出的服裝是「創造」。人都不喜歡穿著劃一又單調的服裝,都喜歡穿著領先創新的服裝,最好是獨一無二,不會「撞衫」。但是人在生活上,卻認同製造否定創造的行徑。如管教孩子,希望他們生活習慣劃一,希望他們功課成績前麾。卻忽略孩子的差異性,忽略孩子的興趣,甚至為了「製造」優等生,忽略「創造」的潛能。
    在學校、公司、社團,甚至教會也犯同樣毛病。制式規定,制式授課、制式訓練,制式聽命,產出許多不需用腦,只要因循而行的人。產出只會依樣畫樣「製造」的人。而身處其中有創意之人,往往成了異類,只能孤單的生存,在四面楚歌的不認同之中,最後只有選擇離開。現今吹起流行創新之風,尤以蘋果公司之影響最為人津津樂道。但那都是捕風捉影,因為人除非站在那位置上,不足以進入那樣境界。而人進入那樣境界,一旦換了位置,卻不願意換腦袋,因為「創造」對一個在生活上習以為常,甚至幾十年都這樣過著的人,這是何等的不能適應不能接受,而竭力抗拒。
    神是創造的神,創造人類的神,近日地球上將突破七十億人口。卻沒有兩人長得一樣的(雙胞胎也未必完全一樣),也沒有兩人指紋完全一樣的。神創造完全不一樣的人,而人卻偏好製造相同的人、事、物,世間還有比這更悖逆的事嗎?

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

交帳

       一位公司老闆,去國外出差,出國前交代一份帳單給職員,要他去收帳。帳單上有逾期的,有剛到期的,有未到期的客戶。這位職員先找逾期客戶收帳,結果催收了一大部分,到期的客戶,收了大部分。未到期的客戶,他沒去拜訪、沒有電話問候。他認為自己做得不錯,就去忙自己份內的事。等老闆回來,他前去報告,心想老闆即使不誇獎,也會覺得他作的不錯..。當老闆聽了他報告,只跟他說一句話「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!」
       人在工作中、生活中的習慣,常是攔阻前行的一座山。過去這麼作,現在也這麼作,這是當然的。有句話說「以不變應萬變」,人若是以這樣態度活著,真是虧欠了自己的生命。因為生命就是一串的變化,從出生連結到死亡。在變化中活著,怎能不願改變呢?人若要改變,那真是一輩子也做不完的。如生活習慣的因循、根深蒂固的思想、生活經驗的固化、自以為是的固執,這些都需要打破,以契合與同步著生命的節奏的變化...。
       人活著要向父母交帳,向老闆主管交帳,向妻子丈夫交帳,甚至向兒女交帳。怎麼樣才是盡心竭力呢?交帳時怎樣才能使對方滿意呢?其實最大的交帳對象是自己,想想看,你從出生到一天天長大成人,然後成家立業,然後走向淡薄的天年。你這一生有多少讓自己興奮、高興、得意的事?多不多呢?當你離開這世界時,你會不會像前面那位職員一樣?你一生成績是及格交帳嗎?